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76章晁错枉死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<!--go-->

数天后,丞相、中尉和廷尉等高官一起弹劾晁错,说晁错削藩引发吴楚造反,还让刘启冒生命危险御驾亲征,晁错留守长安。晁错大逆不道,为臣无礼,为人不义,该当腰斩,灭族,弃尸闹事。群臣弹劾晁错,晁错却毫不知情。这是一场被告缺场的审判,这是一场皇帝默然的审判,罪犯晁错不知道自己将死。

景帝三年(公元前154年),正月二十九日,中尉传晁错上朝见刘启。

晁错身穿官服,对镜理装,穿着仍旧像平常一样严严整整。他随中尉坐车,即将上朝,认为刘启将与他共商大事。刚到长安闹市,晁错被踢下车,刽子手大刀砍落,晁错的身体由腰部断为两段。

班固:“锐于为国远虑,而不见身害。”

苏轼《晁错论》:“错不于此时捐其身,为天下当大难之冲,而制吴楚之命,乃为自全之计,欲使天子自将,而己居守。且卖发七国之难者谁乎?”

李贽:“若错但可谓之不善谋身。不可谓之不善谋国也”(《藏书·名臣传·强主名臣·晁错转》)

苏轼、李贽等人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,但是他们漏掉了一个关键的问题,那就是汉景帝的态度。

苏轼等人或受限于历史的局限性,没有看出君主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,或看出来了,却不能对汉景帝加以评说。毕竟汉景帝是一个皇帝,身为臣子哪怕不是汉朝的臣子也不能妄议君上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yuesekanshu.com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