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六章 童年吃食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<!--go-->

妈妈嫁过来那时候,家里连米饭都是吃不起的,只有墙角一堆地瓜还能支撑一下,让自己不受饥饿。靠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的庄稼人,是以地瓜为主要食粮的。这倒没别的原因,无非地瓜高产,易种,好吃。那时,农民辛辛苦苦干上一年,到秋后,墙角处能有一大摞地瓜,就是最大的欣慰了。

那个年代,吃饱饭是个大问题。那会儿还是生产队吃大锅饭时期,凡是有劳动能力的村民都得下地去干活,挣公分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分到一点点口粮,来维持生计。

生产队是集体主义时代农村的基本劳动单位,一个村分为若干个生产队,各个生产队拥有自己的耕地、农具、牲畜,队员集体劳动,劳动记“工分”,再按“工分”多少分配谷物等。稻谷是国家的,稻谷收割之后,分配到各家各户的粮食有限,有的村民吃不饱,营养根本谈不上。队里的粮食分下来根本维持不了几日,可是这时都没有吃的。毕竟都是长个的年轻人,有的村民偷偷到大沟里捉摸鱼虾和田鸡,改善伙食。还有的村民饿得没办法,去偷原本是给猪吃的红薯。

集体吃大锅饭的时代维持不下去了,最后还是解散,各吃各的。

80年代分田到户,实行生产责任制,农民开始过上了小农经济的幸福生活。

农村的地瓜有黄心白心红心三种,当然,最好吃的要属红心地瓜了,又香又甜又糯,可以蒸着吃或者烤着吃或者蒸熟以后晾成干。白心地瓜含水比较多,淀粉含量不够,没有红心的甜,口感也没有红心的好。红心的,特别甜,特别好吃!白心的当然也可以这样用,但没有红心的甜。白心的都是用来提取淀粉的,然后再加工成薯粉保存,可做薯粉条吃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yuesekanshu.com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