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七十二章 魔法史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<!--go-->

只要是人,就会受到影响。历史书想要保证真实与客观更是特别困难。

举个例子,陈寿的《三国志》完成于西晋一统三国后的五年,离三国足够近了吧?

陈寿为了写这本书,收集了大量的材料,并对材料进行了甄别,所有他认为不可靠或者存疑、靠不住的史料,他都没有记录在自己的三国志里。

但是这里就涉及到了主观的判断,而且降低了可靠的程度。凭什么你觉得这件事是这样发展的?其实杠精思维在历史学里面还是挺有必要的。

而这种删减也造成了三国志极为简略,一般人是看不懂的。直到后来裴松之为三国志做注,才让这本书更容易理解。

裴松之的注可不比其他人的注。其他的注往往就是解释一下地名、词义,他的注里则包含了他所看到的全部史料,包括陈寿看到没采用的和陈寿没看到的。他将这些史料全都注在陈寿的原文后面。

他不仅做注,还阐述自己的观点。比如这条他觉得不可靠,他也会加上去,但是会标明这条不可靠,还会解释一下为什么他觉得不可靠!如果两条史料是矛盾的,他又得不出结论,他就会把不相同的材料并列的注在后面,让后人自己去判断。

堪称DLC祖师爷,古代补丁大师。

这让裴松之注的三国志有很高的可信度,但这样的史书并不多见。

同理,凭什么宾斯教授的话就绝对可信呢?因为他经历过那个时代?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yuesekanshu.com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