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十章 第一车间革命(下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<!--go-->

“第一车间”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褚时健的经营思路和风格,尤其是他的应然性思维模式。“应然性”和“约束性”之间的鸿沟,他又一次信步越过了。

“第一车间”的全国性影响力

让农民也分一杯羹

“第一车间”风靡中国

达到世界级烤烟的水准

跨越最后的鸿沟

“第一车间”的全国性影响力

褚时健不断扩大“第一车间”的规模,1987年扩大到60万亩,覆盖了玉溪地区绝大部分烟区,而当玉溪邻近的县市看到“第一车间”给农业带来的好处时,它们纷纷要求加入“第一车间”。20世纪90年代初,“第一车间”终于越出了玉溪地区的界限,向红河和曲靖延伸。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,“第一车间”的总面积接近130万亩,最高时能为玉溪卷烟厂提供将近400万担优质烤烟,质量也一年比一年好。1988年,“第一车间”中上等烟叶的比例达到85%左右,上等烟叶的比例接近40%,这已经完全达到了美国烟叶的水平,质量超过了巴西和津巴布韦的烟叶质量。

玉溪卷烟厂从这400万担优质烟叶中再挑出200万担,它的品质就无可挑剔了。有了这些优质的原料做后盾,无论是从哪个角度看,玉溪卷烟厂都把国内同行远远甩在了后面。但这些优质的原料还不能派上用场,由于褚时健要求全发酵,这些烟叶需要存放至少两年的时间才能投入使用。凭借内部管理的改进和设备更新带来的品质增长,玉溪卷烟厂出品的香烟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,税利连年处于复合式猛增态势。1985年,生产香烟63.77万箱,税利达4.0782亿元,同比增长36.17%。1987年,生产达到92.3万箱,税利在1986年增长25%的基础上再猛增49.6%,达到了7.6266亿元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yuesekanshu.com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