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冬至况味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<!--go-->

我们家是个漂泊遇安的家,从小我不记得有冬至这个节。父母亲走到哪里忙到哪里,他们官不大,但各人都管着一个单位,一摊子事,除非假日,或者连节带假日一起过,我们才能记得,哪天原来是个“××节”。你打开日历,每年的冬至都是公历12月22日,这天没有公假,一般来说,也不是公休。冬至,冬至怎么了?我是过了而立之年解甲返乡,才听朋友家人说谚:“冬至不吃饺子儿,冻掉耳根儿。”后来弄清史资料,需要了解民俗,一查,吃了一惊,这原是个大节,有多大?“冬至大如年”!

我在我的“落霞系列”中引了这么一首《联咏诗》:

皇帝:大雪纷纷落地。

大臣:这是皇家瑞气!

财主:下他三年何妨?

穷人:放他妈的狗屁!

翻开我们的史书,喜爱雪、歌吟雪色的诗人与要人是太多的了。但是,首先一条,你肚子不能是“饥肠辘辘”的;其次,你衣服要穿厚一点,最好有个亮轩或雅一点的草亭,生一炉旺腾腾的火,然后围炉而坐,夫然后披上大氅踏雪寻梅,夫然后再说“大雪纷纷落地……下他三年何妨”——对雪发出咏叹调,那百分之百是要“有条件”才会有感动。可惜的是,我们中国人历来穷人太多。就我所知康熙时期,全国正式官员不足两万,加上有条件说“何妨”的财主,撑足了去不会超过百分之十。那剩余的百分之九十,对冬天的降临,是怀着“敬畏”的双重心理的。说“敬”,那是因为这是上天的意志,无可回避也无力抗拒;说“畏”,则因为从冬至这一天开始,要一天一天数,数九九八十一的严寒。冬至,实在是有这两种含义:于阔人,是等着“瑞气”降临的期待日;于穷人,是进入严寒的“战备总结日”——他们从十月已经开始“备冬”的了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yuesekanshu.com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