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332章 一心二用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<!--go-->

全庸是典型的传统文人,而传统文人往往是极其重名声的。他在《鹿鼎记》中写《明史》案,就是想要澄清查继佐与这事的关系,证明祖上与这事没有太多的关系。现在许望秋不但把这件事点了出来,还声称全庸祖上是包衣,他哪里能接受,也顾不上思考中英谈判的问题,赶紧写了一篇文章为辩解。

第二天《明报》刊发了全庸的文章,对查继佐和《明史》案的关系进行了澄清。庄家写《明史》一书,为了扩大影响,在印刷时在参校名单了加上了三位本地知名人士的名字,其中有查继佐。查继佐等三人知道后去学府澄清,这本书跟他们没关系。几个月后,吴之荣发现明史的问题,去官府告发,《明史》相关人员全部入狱。查继佐等三人也同样被入狱,后来得到粤中总兵吴六奇相救,加上之前在学府的澄清记录,查继佐才得以出狱。在《明史》案爆发之时,查继佐在写自己的明代断代史《明书》,明史案发后改名为《罪惟录》。

全庸在文章最后抨击许望秋,将查继佐这样冒着杀头风险,也坚持写明朝历史的志士污蔑为包衣是非常不道德的。不过全庸没有解释吴六奇的事,吴六奇是满清的忠犬,也真的杀了几万人,也确实被他写成了写成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抗清志士。这事他没法解释,总不能说,吴六奇救了査继佐,是我家祖上恩人,所以我就稍微洗了一下他吧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yuesekanshu.com

(>人<;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