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32章 易水传法(修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“黎明即起,危坐少顷,以定夜气。”

“屏缘息虑,以心观心,令昭昭灵灵之体,湛寂清明,了无一物,养未发之中,作应事之本。”

“默坐澄心,心澄神怡,表里洞然,使有生以来,一切嗜好,一切外慕,及种种技能习气,尽情融销。”

“洁洁净净,无一毫牵缠粘滞,方有入道之机……”

易水河畔,冯从吾或许是预感到自己这次进京后的命运,在这个名留千古的地方,向韩胜传授了关中书院的法门。

师承甘泉先生湛若水一脉,冯从吾的法门是正宗心学传承。韩胜仔细体悟,只觉得心学在心灵修习之上,果有独到之处。而且和佛门的心灵修习之法,同样多有相通。

“澄净自己心灵,使自身内外表里如明镜一般清晰觉照,消融自身的各种嗜好、习气。最终让内心洁洁净净,没有一丝滞碍——”

“和佛门的心灵修行之法,当真极为相似!”

佛门漏尽通需要人的烦恼不断减少,直到没有了烦恼,破除一切执着。儒门心学修法同样要求自己心灵洁净,这样才能在未来有入道的机会。

两者之间是如此的相似,以至于韩胜很快明白了心学为何会分为顿、渐两派,王阳明的的弟子王龙溪甚至在心学中掺杂禅学。

“吾儒之学与禅学、俗学,只在过与不及之间。”

“龙溪先生的这句话,已经表明了心学和禅学的关系!”

佛门自传入中原以来,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演变后,早已和中原儒道两门密不可分。尤其是三教合一的理念被世人认同后,儒释道三教之间更是相互借鉴。韩胜在学习心学的法门时,就敏锐地察觉到它和禅宗法门的关系,将自己在金刚门学到的禅宗修法,与心学相互印证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yuesekanshu.com

(>人<;)